近年来,晋煤集团坚持多措并举,积极打造适合不同矿井实际的转型之路,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晋煤集团按照“大矿包小矿”的原则,将老矿与整合矿井签订整体服务协议,将老矿原有的采、掘、机、运、通等队伍,安排到整合矿井开展专业性服务。在转移老矿人员的同时,也为资源整合矿井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了大批熟练工种和高技能人才。 对正在建设的大型矿井,晋煤集团采取“经济共同体”的方式,将新公司与老矿井“捆绑”在一起,新建矿井的建设施工、生产运营全部从老矿减人分流。比如,老矿井凤凰山矿和专门从事煤炭开发的沁秀公司“捆绑”就实现了双赢局面,新矿井不愁熟练工人和高技术人才,老矿井不愁人员分流。2013年,双方生产经营总额同比都有增长。 在“走出去”还干老本行的过程中,晋煤集团最老的矿井——古书院矿率先采得第一桶金。2013年1月,古书院矿成立了“晟泰公司机电安装分公司”,对外承接基建和机电设备安装项目,全年创效500多万元。 古书院矿和晋城市区毗邻,针对面临停产的实际,他们不等不靠,自谋出路,利用矿区闲置场地上马LED项目,生产井下和生活照明灯具,产品远销贵州等地。在市区建设的“万德福”大型超市已经有了多家分店。依托市区旅游景点建设的“白马绿苑”生态会馆,不仅经常接待来晋城市旅游的国内外游客,还成为晋城市区居民家庭聚餐宴请的理想场所。 王台铺矿针对资源枯竭的状况,早在本世纪初就进行过有益探索:建设新井,转移3000多名职工;开展“三下”采煤研究,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让留守的2000多人能够继续工作;建设制药公司,实现了向非煤产业的过渡,最终发展为晋煤集团旗下具有特色的非煤子公司。2013年,该矿实现经营总额2.6亿元,实现利润1600万元,同比分别增加1.1亿元和300多万元。 凤凰山矿建设的凤凰实业公司,主要生产井下各种瓦斯抽放管,拥有国家专利技术27项,被认定为山西省首批“创新型企业”;建成了服务晋城地区各煤矿培训的基地。目前,有1000多人在这两个新产业就业。 近几年,晋煤集团的新兴产业蓬勃兴起,煤化工产业、煤机制造产业、煤层气产业、电力产业、生物制药等新上项目也迫切需要技能型员工。针对这一现象,晋煤集团除招收大学生的同时,在老矿人员的分流过程中,对年轻员工进行职业引导,鼓励他们到条件相对艰苦的产业中历练。在晋煤集团金鼎煤机公司新建的金匠工业园区,大量来自老矿的年轻人通过培训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未来,随着亿吨基地建设目标和“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转型目标的实现,晋煤集团将会有更多的员工走向新的岗位,资源枯竭矿井也将走向希望的明天。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加入会员 | 积分充值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客服:010-5614777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路37号 邮编:100022 版权所有:中煤检能源技术研究院
版权:Copyright @ 2019 ZhongMeiJia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00801号 中文域名:中国煤炭技术服务网